在中秋节和父亲节“双节”同庆上的讲话

2019年9月1日

各位父老乡亲、各位朋友:大家好!

今天是9月1日,是我们澳洲这边春天的第一天。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,我们在这里提前庆祝传统的中秋佳节,今天恰逢又是澳洲的父亲节,我们相聚在美丽的罗德公园,双节同庆,非常开心。今天有200多位乡亲和朋友来到了我们的现场,在这里我代表澳洲兴宁同乡会感谢各位的到来,向大家致以亲切的问候!祝大家中秋快乐,祝做父亲的父亲节快乐!

“月是故乡圆,人是故乡亲”。虽然我们来自五湖四海,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家乡-兴宁。我们今天活动的主题是“福满中秋,情系兴宁”。这两句话字面的意思非常简单,但我还是想说两句。为什么说是“福满中秋”呢?我们生活在澳洲,虽然我们也必须勤勤恳恳地持家创业,但这里生活平和,环境优美,生活幸福。我曾经跟陈文淦荣誉会长开玩笑,您在家乡捐了那么多钱,看什么时候也“慈善”一下我们这里的乡亲?他马上反应说,“这里的人个个生活那么好,完全不用的。”是啊,纵眼望过去,个个的小日子都过得非常甜蜜,非常滋润!在这团圆的日子,我想表达的是一种知足、感恩和期许!至于“情系兴宁”,我们虽然在这里安居乐业了,也无论我们的事业做得有多大,人生有多成功,但对有一定年纪,特别是在故乡生活过的人来说,我们的心其实永远都在记挂着我们的故土。看到旁边宣传版上的围龙屋,我对家乡联想有很多记忆,摸螺打蟹的,捡树叶当柴火烧的,捡鸡屎拾牛粪的,床后尿缸那臊味的... ... 非常的土,但在我们心中确又是那么的纯真,那么的美好。易洪淘校长前天跟我闲聊,说他想把我们今天做的菜品名称写到他的《美篇》中去,但怕我们有顾忌,我说,恰恰相反,我们是越土越好的,恨不得把“解的”(小青蛙)也做出来给大家(虽然我自己根本不敢吃)。这是我们的记忆,这是我们的骄傲!今天我们在这里讲兴宁话,说兴宁事,喝兴宁茶,吃兴宁菜,就是要让大家好好过把瘾,好好解一解思乡之馋的。当然,更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后辈知道我们兴宁,认识和了解我们兴宁,在澳洲更好地传承我们兴宁文化和发扬我们的客家精神!今天能聚集那么多人,不是我萧向阳的面子大,完全是因为大家对兴宁的感情!

我们兴宁人是客家民系的重要一支,我们来到澳洲这片土地上勤劳守法,是华人中的典范。我们中间有成功的企业家,医生,律师,会计师,工程师,更多的是脚踏实地安分守己的普通人。我们为我们自己感到骄傲!我真诚的希望各位老乡,不论从事何种职业,都继续发奋图强,脚踏实地,努力工作,为家乡添彩,为兴宁人争光!

我预告一下我们下一次的大活动将在卡市循惯例搞元宵联欢,希望大家踊跃参加。

今天我在这里有很多人要感谢!

首先要感谢的是陈文淦荣誉会长!是他在上一次理监事会上一马当先说要在这个公园搞这次聚会的,也是他首先带头捐款的。感谢!

其次要感谢的是老教育家曾庆仁老师和朱静霞老师夫妇的再次捐款!他们是我们的老前辈,是应该我们孝敬他们才对的,本来他们能来参加就是我们的荣幸了,没想到他们身体力行,令人敬佩。感谢!感谢所有捐款的热心乡贤!我们会把捐捐款芳名录会整理出来放在同乡会的微信群。

接下来要感谢的是傅仁祥医生。他退休前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教授,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肛肠方面的老专家。他今天早早的就来到现场,为我们年长的乡亲举办健康讲座,感谢!

再接下来要感谢的是李文强先生。他曾在蛇口南海五星酒店任职厨师,是我们每次聚会当仁不让的大厨。为了这次聚会,他和太太已经忙碌了几个星期。同时要感谢的是林小舒等十几位美丽的“厨娘”,她们在昨天已经整整忙碌了一天。还有易洪陶大哥,我们曾经的大学校长,现在的“美篇”达人,昨天也撸起了袖子,夹在了“厨娘”中间忙碌了一天,赞!感谢所有的义工,特别是年轻义工们,为你们感到骄傲,为你们感到自豪!

感谢所有来参加聚会的乡亲和朋友!虽然我们今天做的家乡菜并不一定那么的地道,但我们的用心和用料却是最真的。希望大家能喝足吃饱,祝大家度过愉快的一天!